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

寫在2013 EF台北演出之前(一):簡介EF其團其事



EF成立於2003年瑞典的哥特堡。團員歷經更迭,目前是Tomas Torsson、Daniel Öhman、Niklas Åström、Erik Gustafsson、與Emanuel Olsson(這五件式配置也將首度見於這次的亞洲巡迴)。2006年「Give me beauty... Or give me death!」展露頭角,優美的旋律、調度得宜的絃樂與人聲,很容易讓人將其歸於Explosions in the Sky一脈予以理解。

2008年的「I Am Responsible」,EF展現其卓越以音景描寫地景的能力,音樂變得更具深度、也較具暗面的氣息,然而同時維持動聽的旋律與人聲。第三張專輯「Mourning Golden Morning」於2010年發行,在歐美各國獲得極高的評價,被譽為當今歐陸最為成功與出色的後搖團。

也因為這張專輯的空前成功,EF將巡迴版圖推得更遠,從歐洲一路到俄國。這次巡迴也來到亞洲,台北是此行的亮點。

長久以來,後搖被視為一種已被玩到陳腔濫調的樂種:聽不出技巧的吉他與與貝斯、鼓不是打得很背景就是只會打得很大顆;人聲的安排不痛不癢、或是唱得很爛不如不要唱;編曲不重要反正只就幾種(開始、累積、大爆炸,如果是現場的話就加一堆效果器收尾)。所以許多樂團是拒絕被貼上後搖標籤的。在這一點上,EF則相當不同。既然這是他們的起點,與其拒絕承認,他們選擇的做法是盡其可能開拓並衝撞這個樂種的可能性,而這些經過思索的進路也反過來形成EF獨特的音樂語彙。

EF是個擅長作曲的團。他們的曲子不只是為了表達氛圍而服務,更具思索性質,講究內容,重視結構。在這一點上我認為他們將所謂的後搖拉回更靠近音樂本質的地方。從已發的三張全長專輯看來,EF的音樂逐漸往更深層,也更暗黑的方向探索。相應地,在配器上從原本就已經很出色的弦樂,加入佔比愈來愈重的銅管樂器。在這樣的編曲佈局下,EF克服了一個高度的難題,即在所有的樂曲段落中,無論最磅礴的史詩氣勢、或最孤獨蕭索氛圍的表達之餘,都設法維持可聽度很高的旋律,以及足以調和樂器的,內斂而美麗的人聲。

如果你曾經喜歡後搖而後厭倦一成不變自我複製的編曲、或曾經喜歡後搖特重氛圍而後卻感覺不到「音樂之所以為音樂的核心」,或許,EF會讓你重新覺得--啊,這就是為什麼那時候我這麼喜歡這種音樂啊……

【系列文章】

.寫在2013 EF台北演出之前(一):簡介EF其團其事
寫在2013 EF台北演出之前(二):簡介EF的音樂風格
寫在2013 EF台北演出之前(三):樂評看新專輯「Ceremony」
寫在2013 EF台北演出之前(四):協力團員Halo of Pendor

沒有留言: